• <form id="qkzyh"></form>

    
    
    <var id="qkzyh"></var>

      <nobr id="qkzyh"></nobr>

      1. 新聞中心banner

        國家發文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加大計量儀表設備研制投入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3/02/10     瀏覽次數: 986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十三項重點任務。   


            其中,在強化企業計量能力建設的主體地位方面,提出強化企業儀器設備溯源性要求,建立必要的計量標準裝置,梳理試驗和生產過程關鍵參數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保證測量儀器設備的量值準確可靠、溯源有據。


            在做好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支撐服務方面,提出以企業計量需求為導向,利用科技園、眾創空間、科創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平臺,加大產學研用計量技術聯合攻關力度,建立計量需求快速響應機制,加強企業急需的計量測試儀器設備研制,加快計量測試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在優化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政策環境方面,提出引導儀器儀表企業加強高端測量儀器核心技術研究,鼓勵采用高品質國產儀器儀表,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企業。


            《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市場監管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關于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中央企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質量協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計量協會:


            計量是重要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是支撐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自主創新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企業計量意識不斷增強,計量基礎能力穩步提升,計量在服務企業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加快,計量在支撐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還存在重要性認識不足、技術能力與發展需求不匹配、創新能力“散而不強”等突出問題。為進一步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面向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計量需求,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引導、各類計量技術服務資源為支撐的企業計量體系,進一步夯實企業計量基礎,提升企業計量能力和水平,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二)基本原則。


            企業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企業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企業開展計量工作的主體地位,健全企業計量技術和管理手段,推動企業計量活動規范化開展。加強企業計量工作頂層制度設計,完善企業計量政策法規,加大政府引導力度,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健全體系,提升能力。創新企業計量工作理念和模式,建立健全覆蓋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和產品全壽命周期需求的企業計量體系,促進企業計量資源優化升級和計量能力提升。


            分類指導,逐步推進。針對不同行業、領域、規模企業發展特點和需求,分類、分層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科學合理組織試點實施,充分發揮典型經驗的引領帶動作用,逐步實現先進企業計量理念、技術、模式的推廣應用。


            協同創新,服務發展。充分發揮計量技術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學協會等各類社會資源作用,為企業計量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體系認證、人才培養等服務,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三)工作目標。到2025年,企業計量意識顯著增強,計量活動更加規范,計量能力顯著提升,計量政策環境持續改善,計量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作用更加凸顯。


            到2035年,企業計量意識深入人心,計量活動更加高效,計量能力全面提升,計量政策環境持續優化,計量成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重點任務


            (一)強化企業計量能力建設的主體地位。


            1.全面加強企業計量管理。企業應當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將計量管理要求納入企業管理體系,推動計量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協同發展。明確企業計量管理職責,創新計量管理手段,根據企業需要設置專(兼)職計量管理人員,建立健全企業計量管理制度,嚴格遵守計量法制性要求,確保守住法制計量底線。根據企業實際發展需求和生產工藝特點,建立覆蓋材料檢驗、研發設計、質量控制、出廠檢驗、應用維護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計量保障體系,提升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和水平。


            2.合理配置和應用計量資源。企業應當結合當前存在的計量能力短板和未來發展的關鍵計量測試需求,合理確定計量工作重點,保證計量投入,確保必要的計量資源配置。鼓勵企業建立動態更新的計量器具配備清單,制定計量器具作業指導書、使用手冊等,將計量器具配備和使用要求納入企業標準,推動計量器具配備和使用規范化管理,重點用能單位、排放單位還應當配備能源資源、碳排放相關計量器具,滿足能源資源、碳排放相關計量要求。強化企業儀器設備溯源性要求,建立必要的計量標準裝置,梳理試驗和生產過程關鍵參數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保證測量儀器設備的量值準確可靠、溯源有據。


            3.積極培育企業計量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圍繞重點領域計量創新需求,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計量資源,集中力量開展基礎前沿和共性關鍵計量技術創新和攻關,力爭在支撐產業鏈運行的計量技術瓶頸上取得新突破、多出新成果,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核心成果轉化應用。加強企業計量相關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保護,逐步形成有影響力、帶動力、輻射力的競爭優勢,為企業自主創新賦予新能量、打造新引擎,提升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


            4.強化企業計量數據積累與應用。企業應當加強計量數據的積累,對產品研制、試驗生產、使用過程的計量數據進行搜集整理,開展計量數據分析研究,推動企業生產控制過程改進,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智慧計量體系建設,加強計量數據的智能化采集、分析與應用,加大在用計量器具、試驗檢測設備的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力度,建立智慧計量實驗室和智能計量管理系統,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大計量數據挖掘力度,提升數據應用價值,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計量數據應用平臺建設。


            (二)做好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支撐服務。


            1.構建企業計量科技創新生態。加大對企業計量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獨立或與有關主體聯合承擔計量類重大科研項目,組織龍頭企業、計量技術機構、高等院校等,探索構建計量科技創新聯合體,著力打造數字化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計量科技創新體系。以企業計量需求為導向,利用科技園、眾創空間、科創中心、聯合實驗室等平臺,加大產學研用計量技術聯合攻關力度,建立計量需求快速響應機制,加強企業急需的計量測試儀器設備研制,加快計量測試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2.打造企業計量協同發展平臺。鼓勵計量技術機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有條件的企業加入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供給。研究建立企業計量供需對接平臺,匯聚計量技術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學協會等各方力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服務,為企業質量提升和創新發展提供計量解決方案。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聯合計量技術機構、行業學協會等多方資源和力量,實施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全面提升產業鏈相關中小企業計量能力,聚焦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計量協同發展。


            3.提升企業計量技術服務水平。推動各級計量技術機構最大限度縮短為企業提供型式評價和計量檢定、校準、測試的服務時限,廣泛推行電子計量證書,提升計量技術服務的規范化、信息化水平,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準確可靠、值得信賴的計量服務。常態化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充分發揮計量服務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廣泛動員和組織各類計量技術機構參與服務行動,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及欠發達地區企業計量服務供給。


            4.加強企業計量人才隊伍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大計量學科帶頭人培養力度,建立關鍵領域計量攻關團隊,培養高層次計量領軍人才。支持企業、教育機構、科研院所和行業學協會等共建一批計量人才技能實訓基地,鼓勵企業開展“傳、幫、帶”計量實踐技術培訓,引導企業培育一批專業知識精、業務能力強的計量技術隊伍,加快培育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計量緊缺人才。探索建立企業首席計量師、計量工匠等人才制度,廣泛開展企業計量技能大賽,在全國范圍內樹立計量英才和計量工匠典型,構建企業計量人才培養體系。


            (三)優化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政策環境。


            1.完善企業計量政策法規體系。全面梳理影響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和政策環境,清理和廢除妨礙企業發展的計量政策,建立健全企業相關的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逐步形成促進企業發展的計量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國家、部門、行業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工作,提升計量技術規范的開放共享水平。


            2.深化企業計量“放管服”改革。鼓勵和支持企業自主建立最高計量標準,引導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需要自主開展計量器具溯源,在營商環境試點城市取消企業內部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考核和強制檢定。推動建立企業計量能力自我聲明制度,搭建企業計量能力交流與技術服務共享平臺,發揮計量能力先進企業標桿引領作用,促進企業計量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強測量管理體系認證管理工作,優化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的布局、建設和監管,引導企業自愿申請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充分發揮測量管理體系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3.優化企業計量發展政策環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企業計量發展基金,建立健全支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計量創新發展機制,爭取將計量能力和水平、測量管理體系認證結果等納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先進制造業企業認定、質量標桿、質量獎評定過程。支持有能力、有條件、有意愿的企業建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搭建產業計量測試聯盟和平臺,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社會資源共同參與、產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計量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


            4.鼓勵企業加強能源資源計量和低碳計量。強化用能用水單位的能源、水資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建設,組織開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持續開展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活動。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碳計量體系,研究建立重點排放單位碳計量審查制度,為企業碳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提供計量支撐,服務國家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支持企業參與低碳、節能、節水、環保、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共性計量技術研發,營造企業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環境。


            5.引導企業加強計量成果應用。推動企業計量成果廣泛應用,開展工業企業計量標桿示范,總結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開展計量活動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推動可復制、可推廣典型方案和計量成果的應用。引導儀器儀表企業加強高端測量儀器核心技術研究,鼓勵采用高品質國產儀器儀表,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企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市場監管、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高度重視企業計量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統籌協調、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掌握企業計量情況,分析企業計量需求,解決企業計量實際問題,切實保障企業計量工作落地落實。各級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借助全國質量標桿等活動,不斷激發和引導企業運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工具和方法,強化企業計量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建設,加大計量能力建設投入,通過計量更好支撐企業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


            (二)強化政策支持。各級市場監管、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持續開展企業計量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當前的計量能力和水平,結合地方實際設立企業計量基礎能力提升專項,鼓勵社會各方加強對企業計量發展的資金投入、基金和金融產品的支持。健全激勵企業增加計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體系,對企業新購置的計量器具,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三)創新服務模式。各級市場監管、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加大對第三方專業計量服務機構的培育力度,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形成促進企業計量能力提升的服務業態和市場化服務機制。借鑒先進的計量理念、計量技術、計量文化和計量管理經驗,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計量工作模式。


            (四)加大宣傳引導。各級市場監管、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和有關行業學協會等要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計量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計量政策,加強政策解讀,幫助企業知曉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提高計量政策知曉率和惠及面。要結合“世界計量日”“質量月”等重大活動,加大企業計量工作的宣傳推廣力度,大力普及計量法律法規知識,宣傳計量先進理念,加強企業計量培訓,增強企業計量意識,提升計量社會影響力,營造重視企業計量的良好社會氛圍。

        Copyright@ 2014-2021 ph計|電導率儀|溶氧儀|余氯儀_廣東正量儀表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20056426號-1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成